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最新規定,違反國家禁用詞匯怎么處罰, 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最新規定 為規范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2025年《廣告法》對廣告用語進行了進一步嚴格規定,明確禁止使用夸大、虛假、誤導性詞匯。以下是2025年
為規范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權益,2025年《廣告法》對廣告用語進行了進一步嚴格規定,明確禁止使用夸大、虛假、誤導性詞匯。以下是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的主要規定:
1、絕對化用語
禁止使用絕對化用語,如:
“最高級”類詞匯:最(最佳、最優秀、最先進、最受歡迎等);
“唯一”類詞匯:獨家、獨一無二、僅此一家等;
“第一”類詞匯:全國第一、全球領先、行業之首等。
2、虛假承諾類用語
禁止使用無法證實或虛假承諾的詞匯,如:
100%有效、徹底根治、永不復發、零風險等;
包治百病、無效退款(無明確退款機制)等。
3、誤導性用語
禁止使用容易引起消費者誤解的詞匯,如:
國家級、政府指定、特供、專供等;
免費(實際隱含附加條件)、限量搶購(無實際限量)等。
4、醫療、藥品、保健品廣告禁用詞
醫療、藥品、保健品廣告中禁止使用以下詞匯:
治愈率、有效率、康復率等未經科學驗證的數據;
神奇、特效、祖傳秘方等夸大療效的詞匯;
安全無副作用、絕對安全等誤導性描述。
5、投資理財類廣告禁用詞
投資理財類廣告中禁止使用以下詞匯:
穩賺不賠、高收益無風險、保本保息等;
官方合作、政府背景等虛假背書詞匯。
6、教育培訓類廣告禁用詞
教育培訓類廣告中禁止使用以下詞匯:
** guaranteed**、100%通過率、包就業等;
最權威、最專業、最受歡迎等夸大宣傳詞匯。
2025年廣告法的修訂進一步強化了對廣告用語的監管,旨在營造健康、誠信的廣告環境。廣告主應嚴格遵守相關規定,避免使用禁用詞匯,確保廣告內容真實、合法、合規。
在廣告宣傳中,使用禁用詞匯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廣告法》對此制定了詳盡且嚴格的處罰規則。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規定,若廣告中出現國家禁用詞匯,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將責令相關主體立即停止發布該廣告。例如,某化妝品公司在其廣告中宣稱產品具有 “頂級”“獨一無二” 等禁用詞匯,一旦被監管部門發現,會被要求即刻停止廣告投放。
除責令停發廣告外,廣告主還需在相應范圍內消除不良影響。這意味著廣告主可能需要通過發布聲明、在相同渠道澄清等方式,減少因違規廣告給消費者和市場帶來的誤導。若該化妝品公司此前通過線上平臺、線下門店海報等多種渠道投放了含有禁用詞的廣告,那么它就需要在這些相同渠道發布消除影響的信息。
在罰款方面,若廣告費用能夠明確計算,廣告主將被處以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假設該化妝品公司此次違規廣告投入費用為 10 萬元,那么罰款金額將在 30 萬元至 50 萬元之間。若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例如一些小型商家,可能通過社交媒體等低成本渠道自行發布違規廣告,難以準確核算廣告費用,一旦查實違規,就可能面臨至少二十萬元的罰款。
如果情節嚴重,除了高額罰款外,還可能吊銷營業執照,并且廣告審查機關將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比如一家企業多次使用禁用詞匯發布廣告,或者其違規廣告造成了重大的社會不良影響或嚴重誤導消費者,就可能面臨這些更為嚴厲的處罰。
對于廣告經營者、廣告發布者而言,若明知廣告中存在禁用詞匯仍進行制作、代理或發布,由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沒收廣告費用,處二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同樣可能被吊銷營業執照、吊銷廣告發布登記證件。例如某知名廣告公司為客戶制作并投放了含有禁用詞的廣告,即使該廣告公司并非廣告主,但由于其在廣告傳播過程中的關鍵作用,也會受到相應處罰,不僅會沒收其從該廣告業務中獲取的費用,還可能面臨高額罰款以及喪失相關經營資質的風險。
網絡平臺與社交媒體:平臺規則與法律監管并行
在網絡平臺和社交媒體上,也存在諸多國家禁用詞匯,涵蓋淫穢、色情、暴力、恐怖、歧視性語言、宣揚邪教迷信等多個類別。以抖音平臺為例,其規定不得使用 “裝逼”“草泥馬” 等不文明用語,以及 “性生活”“性交” 等淫穢色情詞匯,還有 “殺戮”“砍殺” 等宣揚暴力的用語。
當用戶違反這些規定時,平臺首先會依據自身規則進行處理。一般而言,對于輕微違規行為,平臺可能會對賬號進行警告,提醒用戶注意言辭規范。比如用戶在評論區偶爾使用了一個不文明用語,平臺可能會彈出警告通知,告知用戶該行為違反平臺規定,若再次違規將面臨更嚴重處罰。
對于較為嚴重的違規行為,平臺會限制賬號的部分功能。例如,若用戶多次發布含有暴力、恐怖內容的詞匯,平臺可能會限制其賬號的評論、轉發功能,使其在一段時間內無法正常參與互動。更嚴重的情況下,平臺將直接封禁賬號,使其無法再在該平臺進行任何操作。若用戶持續發布大量宣揚邪教迷信的禁用詞匯內容,平臺極有可能直接永久封禁該賬號。
同時,若用戶的違規行為情節惡劣,違反了相關法律法規,平臺還會配合執法部門進行調查,將相關證據提交給執法機關,由執法機關依據法律規定進行處理。若用戶在網絡平臺上使用禁用詞匯煽動他人實施暴力行為,這種行為可能觸犯《治安管理處罰法》甚至《刑法》,執法機關將依法對其進行傳喚、調查,若證據確鑿,將面臨相應的治安處罰或刑事處罰,如拘留、罰款,情節嚴重構成犯罪的,將被判處有期徒刑等刑罰。
其他領域:多法協同保障用語規范
在一些特定行業,如食品、藥品、金融等,也有專門針對禁用詞匯的規定。在食品廣告中,依據《食品廣告發布暫行規定》,不得使用 “國家免檢產品” 字樣和圖案,不得明示或者暗示可以替代母乳等。若食品企業違反這些規定,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可依據相關法律法規責令其停止發布違規廣告,進行整改,并可能處以罰款等處罰措施。
在藥品領域,對于藥品功效宣傳等方面有嚴格的詞匯限制,禁止夸大療效等虛假宣傳詞匯。若藥品廣告中使用了禁用詞匯,不僅廣告會被責令停止發布,藥企還可能面臨罰款、暫停藥品生產銷售資格等處罰,情節嚴重的,相關責任人可能面臨刑事責任。例如藥企在廣告中宣稱其藥品能 “根治” 某種疑難雜癥,而實際上并無科學依據支持,這種行為就嚴重違反了藥品廣告的禁用詞匯規定。
金融行業同樣如此,像 “100% 本息保障”“無風險”“穩賺” 等對未來收益作出保證性承諾的詞語被嚴格禁止使用。金融機構若違反規定使用這些禁用詞匯進行宣傳,金融監管部門將對其進行處罰,包括責令改正、罰款、限制業務范圍等。比如某 P2P 平臺在宣傳中使用 “無風險,年化收益率 15%” 等詞匯吸引投資者,監管部門一旦查實,會立即要求平臺停止違規宣傳,退還投資者本金及利息(若有違規吸收資金情況),并對平臺處以高額罰款,若平臺負責人存在故意欺詐等行為,還可能面臨刑事指控。
《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是處理違反禁用詞匯問題的主要法律依據。該法旨在維護廣告市場秩序,保護消費者免受虛假或誤導性廣告的侵害。當廣告使用禁用詞匯時,就違反了廣告法的相關規定,需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其中賠償是重要的一部分。根據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發布虛假廣告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門責令停止發布廣告,責令廣告主在相應范圍內消除影響,并根據廣告費用的不同情況進行罰款。雖然這里主要提及的是罰款,但在實際情況中,消費者因受到含有禁用詞匯廣告的誤導而遭受損失時,廣告主同樣需要進行賠償。
賠償情形及方式
對消費者的賠償
當消費者因看到含有禁用詞匯的廣告而購買了商品或服務,并因此遭受了損失,消費者有權要求廣告主進行賠償。例如,廣告中使用了“最佳”“頂級”等極限詞匯來夸大產品性能,消費者基于此購買了產品,但實際使用效果與廣告宣傳不符,導致消費者經濟上的損失,如產品無法正常使用、維修成本增加等。此時,消費者可以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和《廣告法》的相關規定,要求廣告主承擔退貨退款、賠償損失等責任。賠償的范圍可能包括購買商品或服務的費用、因使用該商品或服務而產生的額外費用,如交通費、誤工費等。
行政賠償及處罰
除了對消費者的賠償,違反廣告法禁用詞匯還會面臨行政賠償及處罰。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會根據廣告費用的情況進行罰款。如果廣告費用能夠明確計算,通常會處以廣告費用三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罰款;若廣告費用無法計算或者明顯偏低,罰款金額將不低于二十萬元,最高可達一百萬元。對于在兩年內有三次以上違法行為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罰款金額會更高,甚至可能達到一百萬元以上二百萬元以下,并且可能會吊銷營業執照。廣告審查機關還會撤銷廣告審查批準文件,并在一年內不受理其廣告審查申請。
避免賠償的建議
為了避免因違反廣告法禁用詞匯而導致的賠償問題,企業在制作廣告時應加強對廣告法的學習和了解,建立嚴格的廣告審核機制。廣告文案在發布前,應由專業的法律人員或熟悉廣告法的人員進行審核,確保不使用禁用詞匯。同時,企業應注重廣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客觀性,避免過度夸大產品或服務的性能和效果??梢酝ㄟ^客觀的數據、用戶評價等方式來展示產品的優勢,提高廣告的可信度。
違反廣告法禁用詞匯不僅會損害消費者的利益,也會給企業帶來嚴重的法律后果和經濟損失。企業和廣告從業者應當高度重視廣告法的規定,嚴格遵守相關要求,共同維護健康、有序的廣告市場環境。而消費者在遇到含有禁用詞匯的廣告時,也應增強自我保護意識,通過合法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
●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最新規定是什么
●2020年廣告法禁用詞匯
●2015廣告法禁用詞匯
●2021廣告法禁用詞查詢
●2020廣告法禁用詞匯列表
●新版廣告法禁用詞
●新廣告法禁用詞2020什么時候開始
●2020年廣告法禁用詞匯
●2020新廣告法禁用詞50例歸納五點
●2015年廣告法禁用詞
●違反國家禁用詞匯怎么處罰的
●違禁用語
●國家禁用詞語
●違反國家禁令,犯什么罪
●國家禁用詞都有哪些
●2021國家最新禁用詞匯
●禁用詞匯是指
●違反禁令英語
●違反國家禁用詞匯怎么處罰
●違反國家禁用詞匯怎么處罰呢
●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最新規定,違反國家禁用詞匯怎么處罰:今日政策法律更新
來源:頭條-2025年廣告法禁用詞匯最新規定,2020廣告法禁用詞匯列表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