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各地區對于環境保護均越發重視,環保拆遷時有發生,其初衷是保護環境,但是實踐中,有時候一些征收方會用環保處罰的方式來達到降低
目前,各地區對于環境保護均越發重視,環保拆遷時有發生,其初衷是保護環境,但是實踐中,有時候一些征收方會用環保處罰的方式來達到降低補償額的目的,以環保促拆遷。
面對環保處罰,被拆遷企業往往不知如何應對,受到環保處罰不僅會影響合理拆遷補償的獲得,更可能使企業遭受巨大損失。今天,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王有銀主任與您聊聊遇上環保處罰促拆遷,到底該怎么應對?找出行政機關違法點。
(一)自然保護區、風景名勝區、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地、飲用水水源保護區;
(二)基本農田保護區、基本草原、森林公園、地質公園、重要濕地、天然林、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天然集中分布區、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及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天然漁場、資源性缺水地區、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封閉及半封閉海域、富營養化水域;
(三)以居住、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科研、行政辦公等為主要功能的區域,文物保護單位,具有特殊歷史、文化、科學、民族意義的保護地。
在對被拆遷企業做出處罰決定前,行政機關是應該對房屋是否屬于環境敏感區而進行認定,考慮房屋地塊周邊是否存在大量經營主體以及荒地,結合地塊的城鄉規劃、功能區規劃、環境保護規劃來綜合確定是否屬于環境敏感區。
如果行政機關直接做出處罰決定,未對上述因素進行綜合考察,則可能存在濫用自由裁量的違法行為。被拆遷企業勿聽之任之,建議及時聯系律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2、是否考慮了房屋建設時間,污染物的排放等情況。
其次我國有些地區已有明確的環境行政處罰標準化基準及計算方法,被拆遷企業要受到環保處罰是需要經過評估和計算的。
以山東省為例,《山東省環境保護廳行政處罰裁量基準 (2018年版)》中,對各種裁量因子、參考系數、裁量階次均有明確的標準。各地區環境保護行政處罰裁量基準,因各地區經濟發展水平及當地政策不同而略有不同,待拆遷企業可以查詢所在地區相關標準進行了解。
據《環境行政處罰辦法》第二十二條、二十四條規定,對涉嫌違反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和規章的違法行為,應當進行初步審查,并在7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情況緊急的,可先行調查并在并在7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立案和補辦立案手續。
2、調查取證是否充分全面。
舉例而言,如果環保相關行政機構據以定案的證據僅以一份現場檢查筆錄及詢問筆錄,那么證據很可能是不充分的。
3、環保行政機關是否給予被拆遷人聽證權利?
《行政處罰法》第四十二條規定,符合聽證要求且當事人要求聽證的,行政機關應當組織聽證。
如果企業收到處罰告知書后,可以去環保處罰機關申請聽證,如拒不接待,事實上是剝奪了企業的聽證權利,則很可能是違法行為。
三、環保行政機關執法目的合法嗎?
當被拆遷企業遭遇環保處罰時,不可默默認罰,首先要考慮的是行政機關的關停目的到底是什么,行政機關關停企業應該是為了整治環境而不是逼迫征收。
如出于征收目的,被拆遷企業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勿被關停的表象所蒙蔽,選錯爭取合法權益的方向。
最后要提醒您的是,如遭遇以環保處罰促拆遷的情況,很多時候,如果企業主簽訂征收補償協議,征收方會主動撤銷處罰;如果不簽協議,則會沒有合法手續執行。如果對征收補償不滿意,不可草率簽訂補償協議,而是務必聯系專業律師及時對處罰決定提起法律程序,阻卻沒有合法手續執行,通過復議、訴訟等程序爭取談判時間、爭取達到談妥補償又能促成主動撤銷環保處罰的雙贏目的。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