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繼承父母的房產,統統按“新規定”處理,子女不用再爭了,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00后和10后比80后和90后少了1 03億,并且新生人口出生數據目前還在繼續降低,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新生人口在不斷減少。人口的減少,對于樓市的影響非常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00后和10后比80后和90后少了1.03億,并且新生人口出生數據目前還在繼續降低,可以看出,我們國家的新生人口在不斷減少。人口的減少,對于樓市的影響非常大,畢竟房子是給人居住的,只有不斷有人買房,房地產行業才能發展下去。但是現如今還缺房子嗎?根據央行調查組公布的數據,我們國家96.86%的城鎮家庭都有房子,戶均1.5套。超過45%的城鎮家庭擁有2套以上的房子。因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們國家的住房資源過剩,大部分家庭也都已經有了房子,對于是獨生子女的00后和10后,這些年輕人雖然自己沒有房子,但是他們的家庭并不缺房子。所以對于以后的年輕人,他們不怕自己買不起房子,因為自己父母留給他們的房子可能都住不完。
由于房價不斷走高,現在城市中隨便一套房子都是百萬元起步,對于很多一二線熱點城市,一套房子可能價值幾百萬乃至上千萬。并且由于我們國家的人們熱衷于買房,很多家庭更是只要有錢就買房子。根據央行的調查組的數據顯示,在我們國家的城鎮家庭財富組成中,房產類固定資產占比家庭總財富超過70%,所以房子是我們國家的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財富組成。
由于房子是一個家庭最重要的財富,所以在大部分家庭財產傳承時,房子成為了最重要的遺產。不過00后和10后大多都是獨生子女,而在過去一個家庭基本上都有三四個孩子甚至更多。子女多,就會造成在繼承父母遺產時鬧矛盾,特別是對于房子這種單獨價值高的財產,更是會造成子女之間的爭奪。一套房子就是上百萬甚至幾百萬,足以抵得一個人幾十年工資,所以面對房產的繼承,大部分子女都不會相互謙讓。最近這些年,因為繼承房產的問題,兄弟姐妹鬧到法庭的不在少數,很多兄弟姐妹就因為一套房子反目成仇。雖然我們國家也有《繼承法》來處理繼承財產過程中的一些問題,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新出現了很多《繼承法》解決不了的情況和問題,也就造成了遺產繼承中越來越多的糾紛問題。
面對不斷復雜的資產繼承問題和對社會造成的不良影響,關于繼承問題的最終法規在2021年正式實施了。在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中有關于資產繼承問題的最新規定,是對過去《繼承法》的升級和補充。因此從2021年起,繼承父母的房產,統統按“新規定”處理,子女們不用再爭了。
第一:如果沒有遺囑,父母遺產平均分配,男女平等
在《民法典》中規定,如果父母在去世之前沒有留下任何遺囑的話,那么父母遺留下的財產就要平均分配,并且男女平等。同時也規定,對于家庭困難的子女,在經過子女們共同協商之后,原則上可以多分。
有了這個明確規定之后,其實就可以解決目前大部分遺產糾紛問題。在我們國家,大部分老人還是沒有寫遺囑的習慣,這導致父母去世后很容易造成遺產糾紛問題。特別是在目前男女不平等的情況下,很多家庭的人在思想里就覺得父母的遺產都該歸兒子,沒有女兒的部分。其實針對父母的遺產,作為父母的子女,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其實繼承權利都希望。因此,隨著《民法典》的正式實施,以后針對父母沒有遺囑的繼承問題,就可以根據平均分配原則來分割父母遺留下來的遺產。
第二:“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級,以最后的遺囑為準
在過去的遺產糾紛案件中,經常會出現幾份遺囑的情況。當然,這些遺囑都不是假遺囑,都是父母立下的遺囑,只是在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情況下立下的不同遺囑。而在這樣的遺產糾紛案件中,如果多份遺囑中有一份遺囑是經過公證處公證的話,不論這份遺囑立的是早還是晚,都會以這份遺囑為準。但是這就出現了一個問題,既然父母立了多份遺囑,就說明父母的決策在一直變化,特別是后期父母覺得個別子女非常孝順,就會選擇再重新立遺囑。然而這種遺囑雖然代表了父母最后的決策,但是可能會因為之前的遺囑做了公證,這個遺囑就沒有法律效應。很明顯可以看出,這種規定有些不合情理。
隨著《民法典》的出臺,這種不合理規定就成為過去式了。根據《民法典》規定,公證遺囑不再具有優先級,以最后遺囑為準。這樣的規定,其實更加利于子女孝順父母,不會打擊子女們孝順父母。在過去,可能父母已經將自己的財產已經提前指定一個子女繼承,并且做了公證。但是后期如果得到財產的子女不孝順的話,其他子女也不會孝順,因為父母的做法已經打擊了子女們孝順的想法,畢竟大家都有自己的想法,認為誰繼承財產,就該誰孝順?,F在公證遺囑失去優先級之后,就算父母提前立了遺囑,后期父母還有可能改遺囑的可能,所以其他子女還會好好孝順父母。雖然子女們孝順父母天經地義,但是如果父母太偏心,確實會傷了子女的心。都是自己的孩子,父母還是需要平等對待,而以最后遺囑為準,也給了孝順的子女公平的機會。
第三:增加了“寬恕”制度,給犯錯子女機會,促進家庭的和諧
在最新的《民法典》的遺產繼承規定中,增設了“寬恕”制度,給予了那些犯錯的子女一次重新改過的機會。比如一些子女曾經犯下來故意殺害被繼承人、篡改遺囑、拋棄被繼承人和逼迫被繼承人立遺囑等行為的,都會被剝奪繼承人的權利。
但是隨著《民法典》增設了寬恕制度,如果這些犯了錯的子女能夠真心改過,真心去孝順父母。在得到了父母原諒之后,這些子女還可以重新被列為繼承人。可以看出,最新的《民法典》讓法律既有力度,也有溫度。
在《民法典》的繼承法規中,還增加了“代位繼承”,擴大了繼承范圍,也就增加了子女繼承遺產的競爭力。這也是為了讓子女們更多地去關心和孝順自己父母。通過新增的繼承法規可以看出,這些新規都是為了讓子女能夠孝順自己的父母和促進家庭的和諧。因此在這繼承新規定出臺之后,不但能夠讓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加開心,也能避免兄弟姐妹之間因為遺產繼承問題反目成仇,有利于家庭成員和睦相處。
法律分析:子女繼承父母房產最新政策:
1、男女享有同等的繼承權,也就是說,父母留下的房產如果是有兒女的,那么不能說房子就是兒子的,其中也有女兒的,兒女應該得到公平分配。
2、父母可以設立遺囑信托,也就是說可以通過法律的途徑設立財產的分配管理等等。例如將自己的遺產均分給兒女,在父母去世以后實行。
3、取消公證遺囑優先權,在之前,公證遺囑是法律效力最高的遺囑方式,也就是說在老人去世以后,公證遺囑具有權威性,以此遺囑為先,再考慮其他情況,但是新規后,如果兒女并沒有盡到應盡的贍養義務,那么父母有權不讓孩子繼承房產,即便有公證遺囑也不行。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條 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有遺贈扶養協議的,按照協議辦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條 遺產按照下列順序繼承:(一)第一順序:配偶、子女、父母;(二)第二順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繼承開始后,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本編所稱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養子女和有扶養關系的繼子女。本編所稱父母,包括生父母、養父母和有扶養關系的繼父母。本編所稱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異母或者同母異父的兄弟姐妹、養兄弟姐妹、有扶養關系的繼兄弟姐妹。
一、子女繼承父母遺產有什么規定
1、子女繼承父母遺產的規定如下:
(1)繼承必須在被繼承人死亡后開始。法律規定的繼承權,只是繼承人享有的一種期待權,如果被繼承人沒有死亡,繼承關系就不會發生,只有在被繼承人死亡以后,繼承權才會成為既得權;
(2)繼承遺產的人,必須是被繼承人的合法繼承人,即法定繼承人或遺囑繼承人;
(3)繼承人依法取得的遺產,必須是被繼承人生前個人所有的合法財產或者是依法可以繼承的其它合法財產權益。
2、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五十三條
夫妻共同所有的財產,除有約定的外,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將共同所有的財產的一半分出為配偶所有,其余的為被繼承人的遺產。
遺產在家庭共有財產之中的,遺產分割時,應當先分出他人的財產。
二、關于繼承訴訟時效是如何規定的
關于繼承訴訟時效的規定是,繼承訴訟時效適用普通訴訟時效,一般為三年,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之日起計算。也就是當事人對繼承有異議的,可以在三年之內向法院提起訴訟。最長訴訟保護時效為二十年。
●國家征收土地新規定是怎樣的,土地征收規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繼承房產拆遷補償?繼承房產訴訟時效最新規定: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合法的土地征收程序有哪些,征地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新規定征地補償的具體程序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政策最新規定?土地定向招拍掛新政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政策最新規定?農村養殖用地新規定: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違法建設拆除費用由誰承擔責任?違法建設拆除新規定: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合法的土地征收程序有哪些,征地補償標準是怎么樣的,新規定征地補償的具體程序是怎樣的: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被強拆了找什么部門投訴?強拆房屋新規定:今日在線強拆評估法律咨詢
●2020城市房屋征收補償新規定 ?,征收房屋補償標準2020年: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圣運律師事務所: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新規定,7月份開始實施:今日在線拆遷法律咨詢
●圣運律師事務所:新規定集體土地房屋征收補償這樣進行,集體土地房屋征收法律法規:今日在線拆遷法律咨詢
●農村土地政策最新規定?國家征收農村土地補償政策:今日在線土地征收法律咨詢
●違建拆除新規定2023政府監督不嚴怎么辦?違建拆除賠償:今日在線維權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路洋律師
來源:頭條-今年起,繼承父母的房產,統統按“新規定”處理,子女不用再爭了,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