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一)征地的批準程序(以大型建設項目為例)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二條: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一)征地的批準程序(以大型建設項目為例)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收土地等方案。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二)征地的實施程序1、發布征地公告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6、土地交付
征收土地的程序有哪些
我國土地管理法規定: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
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以及土地證的辦理流程
征地的實施程序1、發布征地公告(1)發布機關:市縣政府。(2)發布范圍: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3)公告內容: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用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4)發布后果: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2)登記申請人:被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不列入補償范圍。土地證辦理流程:1、向開發商領取以下東西:1、房屋權屬登記申請表(有開發商蓋章的);2、房屋分層分戶圖;3、購房發票;4、辦理土地證的圖。2、繳納維修基金。3、繳納契稅。4、辦理產權證。5、辦理土地證
集體土地征收的程序有哪些
一、發布征地通告。由市、縣級國土部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村范圍內發布征地通告,告知被征地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征地范圍、面積、補償方式、安置途徑及征地用途。二、征詢村民意見。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會同所在地鄉鎮政府,就征地內容征詢村集體和村民意見國土局應當將村民對征地的意見和聽證的材料作為報批的必備材料上報。對補償標準和安置途徑、補償方式有意見的應當告知被征地人有權提出聽證申請,并依法組織聽證。三、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會同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實地調查被征收土地的四周邊界、土地用途、土地面積、地上附著物種類、數量等并由國土部門現場填制調查表由相關上述人員簽字確認。將簽字確認后的材料作為報批的必備材料歸檔上報。四、擬定一書四方案,組卷上報審批。由市、縣級國土部門根據征詢、聽證、調查、登記情況,按照審批機關對報批材料的要求擬定一書四方案,即“建設用地說明書,農用地轉用方案,補償耕地方案,征收土地方案,供應土地方案”并組卷向有批準權的機關申請報批。五、征收土地公告。征收土地依法定程序批準后在收到省或國務院批文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由市、縣級人民政府在當地予以公告。征收土地公告的內容包括征地批準機關、批準文號、批準時間、批準用途、征用土地的所有權人、位置、地類、和面積、征地補償標準和農業人員安置途徑、辦理補償登記的期限、地點。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和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土地權屬證書到當地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辦理征地補償登記。六、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縣、市人民政府國土部門根據批準的征收土地方案對土地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及地上附著物等進行進一步核實,在征用土地公告之日起45日內制定征地補償、安置及地上附著物拆遷等具體的方案并公告。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內容包括:被征用土地的位置、地類、面積、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種類、數量、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量、土地補償費的標準和數額、支付對象和方式、安置補助費的標準、數額、支付對象和支付方式、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和支付方式、農業人員的具體安置途徑、其他有關具體措施。方案公告后,應當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有意見的應當在公告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向國土部門提出,要求聽證的,應當舉行聽證會。對征地補償和安置方案確需修改和補充的,依法進行修改。七、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市縣級人民政府的國土資源部門將公告后的土地補償、安置方案,連同被征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村民的意見及采納情況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審批。八、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市縣級人民政府將征求意見后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批準后,報省國土資源廳備案,并交由市縣級國土部門組織實施。九、土地補償登記。被征地村集體、村民或者其他權利人應當在征用土地公告規定的期限內到指定地點辦理征地補償登記手續。十、補償安置方案的實施。清理土地和實施征收土地。按規定支付各項費用后,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按期交付土地,縣、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組織有關單位對被征收的土地進行清理。
征收農村土地的法定程序有哪些
征收農村土地的法定程序有:第一步:前置程序1、擬征地告知2、對土地現狀進行調查確認第二步: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按照有關規定進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房屋征收決定涉及被征收人數量較多的,應當經政府常務會議討論決定。第三步:發布征地公告,公告應當載明征收補償方案和行政復議、行政訴訟權利等事項。第四步:確定補償安置賠償。
合法土地征收程序有什么
征地的程序分前后銜接的兩大塊,即征地的批準程序和征地的實施程序。(一)征地的批準程序: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2、建設單位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查后擬訂征收土地等方案。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者省政府批準。(二)征地的實施程序:1、發布征地公告:(1)發布機關:市縣政府。(2)發布范圍: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3)公告內容:批準征地機關、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用途、范圍、面積以及征地補償標準、農業人員安置辦法、辦理征地補償的期限等。(4)發布后果:公告發布后搶栽、搶種的農作物或搶建的建筑物不列入補償范圍。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2)登記申請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3)登記期限:征地公告規定的期限。(4)登記所需材料:土地權屬證書證書、地上附著物產權證明等文件。(5)不辦理登記的后果:列入補償范圍。3、擬訂征地補償安置方案:(1)擬訂機關: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會同有關單位。(2)擬訂根據:土地登記資料、現場勘測結結果、經核對的征地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地補償標準。(3)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在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公告方案,聽取被征收土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的意見。(5)報批:由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報市、縣政府批準。4、確定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確定和批準機關:市、縣政府(并報省政府地政部門備案)。5、實施征地補償安置方案:(1)組織實施機關: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2)費用支付:在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俠客支付給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地的單位和個人有權拒交土地。6、土地交付:被征地單位和個人應當按規定的期限交付土地。
該內容由 崔萍律師 和 律說律答 共創回答征地手續分為前后相連的兩個部分,即征地批準手續和征地實施手續。
(一)征地批準程序:
1、建設項目依法經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2、建設部門向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提出建設用地申請。
3、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審批后擬定征收土地等方案。
4、經市.縣政府同意后逐級上報。
5、征收土地等方案依法由國務院或省政府批準。
(二)征地實施程序:
1、發布征地公告:
(一)發布機構:市縣政府。
(2)發表范圍:被征收土地所在地的鄉(鎮).村。
(3)公告內容:批準征收機構、批準文號、征收土地用途、范圍、面積、征收補償標準、農業人員配置方法、征收補償期限等。
(4)發表結果:發表公告后種植,種植的農作物和建筑物不在補償范圍內。
2、辦理征地補償登記:
(1)登記機關:征地公告指定的政府地政部門。
(2)注冊申請人:被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
(3)注冊期限:征收公告規定的期限。
(4)登記所需資料:土地所有權證明書、地面附著物產權證明書等文件。
(5)不注冊的結果:列入補償范圍。
3、制定征地補償配置方案:
(1)制定機構:市縣政府地政部門與有關部門。
(2)制定基礎:土地登記資料、現場測量結果、核對征收補償登記情況、法律法規規定的征收補償標準。
(3)方案內容: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附著物補償費等事項。
(4)方案公告:市.縣政府地政部門征收土地所在地鄉(鎮).村公告方案,征收土地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和農民意見。
(5)批準:市.縣政府地政部門批準市.縣政府。
4、確定征地補償配置方案:確定和批準機構:市縣政府(向省政府地政部門報告)。
5、實施征地補償配置方案:
(1)組織實施機構:縣級以上政府地政部門。
(2)費用支付:從方案之日起3個月內俠客向被征收的公司和個人支付,未按規定支付費用的,被征收的公司和個人有權拒絕支付土地。
6、土地交付:征地單位和個人應按規定期限交付土地。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條、第四十八條、第四十九條
征收土地的程序具體如下:
1、發布征地公告;
2、征詢村民意見;
3、地籍調查和地上附著物登記;
4、擬定“一書四方案”組卷上報審批;
5、征用土地公告;
6、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7、報批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8、批準征地補償安置方案;
9、土地補償登記;
10、實施補償安置方竇和交付土地。
征收土地就是國家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依法將集體所有的土地轉變為國有土地的強制手段。征收土地具有以下特征:
1、征地是一種政府行為,是政府的專有權力;
2、必須依法批準;
3、補償性。要向被征用土地的所有者支付補償費,造成勞動力剩余的必須予以安置;
4、強制性;
5、權屬轉移性。土地被征收后,其所有權屬于國家,不再屬于農民集體;
6、征地行為必須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的公開監督。
征收土地實行國務院和省級人民政府兩級審批制度。國務院的批準權如下:
1、基本農田;
2、基本農田以外的耕地超過35公頃的;
3、其他土地超過70公頃的。
其他的用地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報國務院備案。在征用土地的審批中,要征用農用地,首先要辦理農用地轉用,或同時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 國家征收土地的,依照法定程序批準后,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予以公告并組織實施。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擬申請征收土地的,應當開展擬征收土地現狀調查和社會穩定風險評估,并將征收范圍、土地現狀、征收目的、補償標準、安置方式和社會保障等在擬征收土地所在的鄉(鎮)和村、村民小組范圍內公告至少三十日,聽取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及其成員、村民委員會和其他利害關系人的意見。多數被征地的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認為征地補償安置方案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召開聽證會,并根據法律、法規的規定和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應當在公告規定期限內,持不動產權屬證明材料辦理補償登記。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測算并落實有關費用,保證足額到位,與擬征收土地的所有權人、使用權人就補償、安置等簽訂協議;個別確實難以達成協議的,應當在申請征收土地時如實說明。相關前期工作完成后,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方可申請征收土地。
●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內容
●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規定
●征收土地實施辦法
●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要求
●征收土地的程序是什么
●征收土地并給予什么條件
●征收土地的政策
●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規定
●土地征收的程序規定
●征收土地的法律依據
●土地征收是否可以分期付款?,土地款分期支付規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北京律師稅務籌劃:土地增值稅清算鑒證專家護航,土地增值稅清算問題探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19年土地征收補償標準是什么呢,征地補償新標準2019: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征收土地的相關流程,土地征收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收土地公告辦法,征收土地公告包括什么內容: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收補償標準2021,2021年土地征收賠償標準明細: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人民政府征收土地規定,土地征收規定: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糾紛一般由哪個部門處理,土地征收補償款屬于什么糾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農村拆遷土地糾紛怎么解決,發生農村征地拆遷糾紛怎么解決: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當房屋拆遷時國土證的補償,國有土地證與集體土地證拆遷補償一樣嗎: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土地合同糾紛的起訴及維權流程是怎樣的?,可以問一下土地合同糾紛起訴流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政府征收土地沒有任何文件未批先占可以拒絕嗎,政府征收土地沒有任何文件,未批先占可以拒絕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土地征收補償規定,關于國家征地補償的標準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補償辦法,國家土地征用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對土地征收不服如何提起訴訟,不服土地征收是否可以直接訴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糾紛要怎么處理,土地糾紛怎么解決最好?: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關于土地征收的法律,土地征收相關法律: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國家征收土地補償是哪個部門 ,國家征收土地補償是哪個部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開發建設補償費用,土地開發補償費怎么算: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確權糾紛找誰解決,土地確權糾紛找哪個部門: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張小華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征收土地的實施程序有哪些,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