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暴力強拆”如何巧妙應對,在拆遷過程中,需要確認拆遷的性質和土地性質,以及補償的內容和標準。同時,需要做好取證工作,以便后續的法律程序。拆遷過程中可能涉及多種罪名,如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侮辱罪、誹謗罪、非法侵入住
在拆遷過程中,需要確認拆遷的性質和土地性質,以及補償的內容和標準。同時,需要做好取證工作,以便后續的法律程序。拆遷過程中可能涉及多種罪名,如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侮辱罪、誹謗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報復陷害罪等。拆遷戶應當了解拆遷相關法律法規,維護自身權益。
法律分析
1.確認拆遷性質。了解拆遷主體,如果是政府主導的,一般是為了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這種情況只能爭取合理補償;如果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就不具有強制性,您有權決定是否被拆遷。
2.確認土地性質。分清楚是國有土地上拆遷還是集體土地上拆遷。國有土地上拆遷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行補償,集體土地上拆遷主要是征收土地的補償,房子等是作為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的。
3.了解補償內容和補償標準。每個地方的發展水平不同,補償標準也不一致,被拆遷戶可以去當地官網或者網上其他途徑查一下當地的補償標準作一個參考,根據補償標準大致判斷一下補償是否合理。
4.做好取證工作。房子被暴力強拆時,盡量拍照取證,主要拍領導以及強拆的過程等,對后續啟動法律程序,確認強拆主體、確認強拆行為以致申請國家賠償都很有幫助。
政府暴力拆遷涉及哪些違法點
1、暴力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方面:表現為暴力、威脅、限制人身自由、非法侵入住宅、打擊報復舉報人控告人、綁架被拆遷人、公然侮辱或捏造事實誹謗他人等等,可能構成的刑法罪名有故意傷害罪、故意殺人罪、非法拘禁罪、綁架罪、侮辱罪、誹謗罪、非法侵入住宅罪、報復陷害罪等等。
2、暴力損毀財物、強制拆除房屋方面:可能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
3、監督管理部門、公安部門濫用職權或瀆職方面:監管部門拒不查處違法行為、公安部門接到報警不出警、遲出警、不立案、不懲處或隨意出警濫用暴力等等,可能構成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非法批準征用土地罪、非法批準占用土地罪、非法低價出讓國有土地使用權罪、幫助犯罪分子逃避處罰罪等等。
結語
在面對拆遷時,被拆遷戶應確認拆遷性質和土地性質,以便判斷補償是否合理。同時,了解補償內容和補償標準,并做好取證工作。政府暴力拆遷可能涉及多種違法點,包括侵犯人身權利、民主權利和損毀財物、強制拆除房屋等方面。拆遷戶應了解這些違法行為可能構成的罪名,并采取相應措施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行政賠償 第一節 賠償范圍 第四條 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在行使行政職權時有下列侵犯財產權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賠償的權利:
(一)違法實施罰款、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財物等行政處罰的;
(二)違法對財產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的;
(三)違法征收、征用財產的;
(四)造成財產損害的其他違法行為。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行政賠償 第三節 賠償程序 第十五條 人民法院審理行政賠償案件,賠償請求人和賠償義務機關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應當提供證據。
賠償義務機關采取行政拘留或者限制人身自由的強制措施期間,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的,賠償義務機關的行為與被限制人身自由的人的死亡或者喪失行為能力是否存在因果關系,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提供證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賠償法(2012修正):第二章 行政賠償 第三節 賠償程序 第十二條 要求賠償應當遞交申請書,申請書應當載明下列事項:
(一)受害人的姓名、性別、年齡、工作單位和住所,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的名稱、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負責人的姓名、職務;
(二)具體的要求、事實根據和理由;
(三)申請的年、月、日。
賠償請求人書寫申請書確有困難的,可以委托他人代書;也可以口頭申請,由賠償義務機關記入筆錄。
賠償請求人不是受害人本人的,應當說明與受害人的關系,并提供相應證明。
賠償請求人當面遞交申請書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出具加蓋本行政機關專用印章并注明收訖日期的書面憑證。申請材料不齊全的,賠償義務機關應當當場或者在五日內一次性告知賠償請求人需要補正的全部內容。
暴力強拆分為兩種情況:合法強拆和違法強拆。合法強拆政府會進行損失補償,而違法強拆應立即報警并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受害人應要求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的責任。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可處以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
法律分析
暴力強拆分為兩種情況,第一種是合法強拆,政府會予以一定的損失補償;第二種是違法強拆。遇到這種情況,第一時間應該立即報警,及時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且受害人應要求立案偵查,追究相關人的責任。根據我國法律相關規定,故意毀壞公私財物,一般處最高三年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
拓展延伸
應對暴力強拆:保護權益的法律策略
應對暴力強拆,保護權益的法律策略十分關鍵。首先,您可以尋求法律援助,與專業律師合作,了解自己的權益和法律保護措施。其次,收集相關證據,包括現場照片、視頻等,以支持您的主張。同時,與鄰居和社區組織合作,共同爭取公平待遇。此外,您可以向相關政府部門投訴,要求調查并采取行動。同時,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自己的行為合法合規。最后,如有需要,可以考慮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提起訴訟或尋求救濟。請記住,保持冷靜,與專業人士合作,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結語
面對暴力強拆,我們應該采取有效的法律策略來保護自己的權益。首先,尋求法律援助,與專業律師合作,了解自己的權益和法律保護措施。其次,收集相關證據,包括現場照片、視頻等,以支持自己的主張。同時,與鄰居和社區組織合作,共同爭取公平待遇。向相關政府部門投訴,要求調查并采取行動。了解相關法律法規,確保自己的行為合法合規。如有需要,可以通過法律途徑維護自己的權益,包括提起訴訟或尋求救濟。保持冷靜,與專業人士合作,以最大限度地保護自己的權益。
法律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條,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罰金;數額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分析:1.確認拆遷性質。了解拆遷主體,如果是政府主導的,一般是為了公共利益,具有一定的強制性,這種情況只能爭取合理補償果是純粹的商業行為,就不具有強制性,您有權決定是否被拆遷。2.確認土地性質。分清楚是國有土地上拆遷還是集體土地上拆遷。國有土地上拆遷依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進行補償,集體土地上拆遷主要是征收土地的補償,房子等是作為地上附著物進行補償的。3.了解補償內容和補償標準。每個地方的發展水平不同,補償標準也不一致,被拆遷戶可以去當地官網或者網上其他途徑查一下當地的補償標準作一個參考,根據補償標準大致判斷一下補償是否合理。4.做好取證工作。房子被暴力強拆時,盡量拍照取證,主要拍領導以及強拆的過程等,對后續啟動法律程序,確認強拆主體、確認強拆行為以致申請國家賠償都很有幫助。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 第二百七十五條 故意毀壞公私財物,數額較大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可能構成故意毀壞財物罪,將受到7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事處罰。
●遇到暴力強拆該怎么辦
●暴力強拆如何定性
●暴力強拆違法嗎
●暴力強拆后怎么賠償問題
●暴力強拆觸犯什么刑法
●暴力強拆是什么罪
●暴力強拆怎么舉報最有效
●暴力強拆如何定性
●暴力強拆怎么辦
●暴力強拆案例
●暴力強拆觸犯什么刑法?面對“暴力強拆”如何巧妙應對: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怎么跟拆遷辦談價格?拆遷談判中,如何巧妙開口加價: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談判中,如何巧妙開口加價,拆遷如何談判提高價格: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陳博揚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面對“暴力強拆”如何巧妙應對,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