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里的噪音擾民環保局不管怎么辦,《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噪聲標準》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根據聲音大小判斷是否達到噪音級別,超過限值可報警處理。朋友們對噪音擾民的問題越來越關注。法律分析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
《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噪聲標準》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根據聲音大小判斷是否達到噪音級別,超過限值可報警處理。朋友們對噪音擾民的問題越來越關注。
法律分析
根據聲音的大小來判斷,如果達到噪音級別,可以報警處理。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區域噪聲標準》明確規定了城市五類區域的環境噪聲最高限值:
1.療養區、高級別墅區、高級賓館區,晝間50分貝、夜間40分貝;
2.以居住、文教機關為主的區域,晝間55分貝、夜間45分貝;
3.居住、商業、工業混雜區,晝間60分貝、夜間50分貝;
4.工業區,晝間65分貝、夜間55分貝;
5.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線道路、內河航道、鐵路主、次干線兩側區域,晝間70分貝、夜間55分貝,(夜間指22點到次日晨6點)。越來越多朋友關心噪音擾民怎么辦這個問題。
拓展延伸
噪音擾民問題:如何減少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要減少噪音對居民生活的影響,可以采取多種措施。首先,建立嚴格的噪音管控標準,對噪音源進行分類管理,限制其產生的噪音水平。其次,加強對噪音源的監管和執法力度,對違規行為進行嚴厲處罰,以示警示。此外,可以通過改善建筑結構和設計,采用隔音材料,減少噪音傳播。同時,加強宣傳教育,提高居民的噪音意識和環保意識,鼓勵他們采取主動措施減少噪音干擾。此外,社區居民可以積極參與并組織噪音治理活動,共同維護宜居環境。綜上所述,通過綜合管理、法律監管、技術改進和公眾參與等多方面的努力,可以減少噪音對居民生活的不良影響,創造一個更加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
結語
減少噪音擾民,需建立嚴格管控標準,加強監管執法力度,改善建筑結構,提高居民意識,加強社區參與。綜合管理、法律監管、技術改進和公眾參與可創造寧靜、舒適的居住環境。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021):第七章 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 第六十七條 新建居民住房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者應當在銷售場所公示住房可能受到噪聲影響的情況以及采取或者擬采取的防治措施,并納入買賣合同。
新建居民住房的房地產開發經營者應當在買賣合同中明確住房的共用設施設備位置和建筑隔聲情況。
中華人民共和國噪聲污染防治法(2021):第五章 建筑施工噪聲污染防治 第四十三條 在噪聲敏感建筑物集中區域,禁止夜間進行產生噪聲的建筑施工作業,但搶修、搶險施工作業,因生產工藝要求或者其他特殊需要必須連續施工作業的除外。
因特殊需要必須連續施工作業的,應當取得地方人民政府住房和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或者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門的證明,并在施工現場顯著位置公示或者以其他方式公告附近居民。
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2018修正):第七章 法律責任 第一百二十條 違反本法規定,從事服裝干洗和機動車維修等服務活動,未設置異味和廢氣處理裝置等污染防治設施并保持正常使用,影響周邊環境的,由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生態環境主管部門責令改正,處二千元以上二萬元以下的罰款;拒不改正的,責令停業整治。
噪音其實也是一種環境污染,因此對于噪音,是有專門的部門進行管理的,擾民噪音的分管部門,根據不同的地方、類型,由不同的部門進行管理。一般來說有以下幾個部門。
第一,市公安局。市公安局主要管理的擾民噪音有如下幾種:1、室內裝修活動所發出的噪音,不同的城市對于室內裝修的時間都是有各自的規定的,一般都是在工作日早八點到中午十二點,下午兩點到晚上六點之間;2、室內的娛樂活動,比如音響樂器等影響到居民生活的噪音;3、市區內的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發出的擾民的噪音,比如廣場舞的音響等;4、商業活動造成的噪音,比如宣傳用的高音喇叭。
第二,環保部門。環保部門主要管理的擾民噪音有如下幾種:1、建筑工地未在規定時間內進行的施工作業所造成的擾民噪音;2、工業企業未在規定時間內造成的擾民噪音。
第三,交通部門。主要負責道路交通造成的擾民噪音,比如街道的機動車輛,沒有按照規定,擅自鳴笛造成的擾民噪音。
第四,城管。飲食服務,文化娛樂,小攤小販,空調等造成的擾民噪聲。
當然,很多擾民噪音的情況,都會涉及到不止一個部門,找到其中一個即可。如果還是不能確定找哪個部門,可以直接投訴到市政府,市政府受理了投訴后,會自行根據不同的噪音類型,轉交給相應的主管部門,他們會依法及時處理的。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規定:“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法律分析:環境污染維權方法如下:1、撥打12369環保舉報熱線或市12345政府服務熱線進行舉報;2、可以登錄有關網絡投訴平臺進行舉報;3、直接到當地市環境保護局上訪反映問題;4、寫信到當地市環境保護局進行舉報。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 第五十八條 違反關于社會生活噪聲污染防治的法律規定,制造噪聲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的,處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
●我們這里的噪音擾民環保局不管怎么辦
●噪音擾民環保局說了還是沒用怎么辦
●噪音大環保局不解決還有啥地方解決
●噪音問題環保局不管怎么辦
●噪音向環保部門投訴不管怎么辦
●噪音擾民環保局管嗎
●噪音擾民可以給環保局電話舉報中心
●噪音擾民環保局說了還是沒用怎么辦
●噪音跟環保局投訴沒用怎么辦
●擾民找環保局
●在法律中,養10頭牛在村里環保局管嗎?,養牛10頭在村里環保局管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 【圣運第2005起勝案】河南勝案:環保局對信息公開申請置之不理?圣運律師助力爭取合法權益!
●【圣運第1750起勝案】河南拆遷勝案:淮濱縣環保局不履行信息公開職責,圣運律師助當事
●【圣運第1713起勝案】山西拆遷勝案:未告知獲取信息的途徑,復議機關責令市環保局告知
內容審核:羅娟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我們這里的噪音擾民環保局不管怎么辦,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