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保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社保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一、單位與個人醫療保險金繳費比例分別多少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月共同繳納。用人單位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按照9%的比例繳納;在職職工以本人工資為繳費基數,按照2%的比例
一、單位與個人醫療保險金繳費比例分別多少
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月共同繳納。
用人單位以本單位職工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按照9%的比例繳納;在職職工以本人工資為繳費基數,按照2%的比例由所在單位代扣代繳。靈活就業人員按照個人繳費基數的11%繳納。
失業人員在領取失業保險金期間應當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從失業保險基金中支付。
醫療保險費的繳納:
企業10%個人2%+3元(基本醫療:企業9%個人2%,大額互助:企業1%個人3元)
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低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60%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高于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300%以上的部分,不作為繳費工資基數,不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法確定職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資的,以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為繳費工資基數,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劃入個人帳戶的標準:
1、不滿3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0。8%劃入個人帳戶;
2、35周歲以上不滿45周歲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1%劃入個人帳戶;
3、45周歲以上的職工按本人月繳費工資基數的2%劃入個人帳戶;
4、不滿70周歲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3%劃入個人帳戶;
5、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按上一年本市職工月平均工資的4。8%劃入個人戶。
二、查詢個人醫療保險繳費的方法
1.社保中心查詢
持本人身份證或社保卡到單位所屬地社保局服務大廳打印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清單。
2.電話咨詢
打當地社保局電話報個人身份證號查詢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情況。
3.上網查詢
用社保號或身份證號,進入當地社保局網站,查詢個人帳戶醫療保險繳費情況
以上就是小編整理的關于社會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的繳費比例是多少的的一些相關問題和回答,從以上內容我們可以看出社會醫療保險單位的繳費比例是和個人的繳費比例分別是職職工工資總額的7.5%和2%。如果還有疑問或者是進一步的要求,可以咨詢網相關律師,他們會為你作更加專業的解答。
社保繳費金額的計算金額如下:
社保繳費金額=繳費比例*繳費基數。
社保繳費比例(各地有差異):
養老保險:公司繳16%,個人繳8%; 失業保險:公司繳0.7%,個人繳0.3%; 工傷保險:公司繳根據行業,個人不繳; 生育保險:公司繳0.7%,個人不繳; 醫療保險:公司繳8%,個人繳2%。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五十八條 用人單位應當自用工之日起三十日內為其職工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未辦理社會保險登記的,由社會保險經辦機構核定其應當繳納的社會保險費。
自愿參加社會保險的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社會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應當向社會保險經辦機構申請辦理社會保險登記。
國家建立全國統一的個人社會保障號碼。個人社會保障號碼為公民身份號碼。
法律主觀:各地的醫保個人繳費和單位繳費比例不同,大致情況如下:1、養老保險,通常單位繳費比例為16%,個人為8%;2、醫療保險,單位通常為10%左右,個人為2%左右;3、生育保險,單位通常為1%,個人不需要繳納;4、失業保險,單位一般為1%左右,個人為0.5%左右;5、工傷保險,單位繳費比例為0.5%左右,個人不繳納。
法律客觀:《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二條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三條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醫保個人繳費為2%,單位繳費比例為7.8%。
根據社保局最新的信息顯示,職工參加基本醫療保險,其參保費用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本人共同繳納。單位繳費一般按照職工工資總額的7.8%的比例繳納;個人一般按本人工資2%的比例繳納,由用人單位從本人工資中直接辦理代扣代繳。
在統籌賬戶里面,在職職工個人賬戶由個人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計入,單位繳納的基本醫療保險費全部計入統籌基金。意思就是繳納的職工醫保里面,個人繳納的費用劃入醫保卡,單位繳納的費用劃入統籌賬戶,醫保卡里面的錢參保人可以自由支配,統籌賬戶里面的錢只能用來報銷。
醫保報銷流程:
1、在醫保定點醫院診療:每個城市都會有醫保定點醫院,只有在醫保定點醫院里面診治,才能夠使用醫保去報銷。所以大家如果想要使用醫保的話,就一定要去醫保定點醫院就診,并且要辦理好相關的登記手續;
2、準備好出院資料:在出院的時候就提前把出院的資料給準備好,比如說疾病診斷書,出院記錄以及病案單等。一般在治療的時候跟醫生說一下,需要這些資料,醫生就會幫助我們準備好,最好是拿到這些資料以后再復印一份。一份提交給醫保報銷處,另一份留著備用;
3、出院結算:拿著住院清單以及發票,在醫院里面辦理好結算手續。之后就可以攜帶著相關的資料去醫保報銷部門報銷并且審核了;
4、等待費用報銷到賬:當把資料交接好了以后,就會收到回執單,報銷的金額會在15天之內到賬,大家只需要耐心等待。
綜上所述,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月共同繳納。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
第三條
社會保險制度堅持廣覆蓋、保基本、多層次、可持續的方針,社會保險水平應當與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
法律分析:醫療保險個人繳費比例為:1、職工個人繳費比例: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費用人單位和職工共同繳納,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2、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為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7.5%,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比例可作相應調整。3、醫療保險個人繳費基數。個人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收入為月繳費基數,單位以上一年度在職職工月平均工資總額為繳費基數。4、用人單位繳費比例為在職職工工資總額的7.5%,職工繳費比例為本人工資收入的2%。隨著經濟發展,用人單位和職工繳費比例可作相應調整。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十三條 職工應當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用人單位和職工按照國家規定共同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無雇工的個體工商戶、未在用人單位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的非全日制從業人員以及其他靈活就業人員可以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由個人按照國家規定繳納基本醫療保險費。
●社保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2019
●社醫保公司和個人的比例
●醫社保個人和公司繳費比例是多少
●醫保社保單位和個人比例
●醫社保個人和公司是各承擔多少?
●醫保公司跟個人比例
●社保醫保公司承擔比例
●醫保公司和個人承擔比例
●社保醫保企業個人比例
●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是多少
●社保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2019
●社保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2019
●醫保社保單位和個人比例
●醫社保個人和公司繳費比例是多少
●醫社保個人和公司是各承擔多少?
●醫保公司跟個人比例
●社保醫保公司承擔比例
●醫保公司和個人承擔比例
●社保醫保企業個人比例
●醫保公司和個人比例是多少
●公司繳納的醫保多少劃入個人賬戶?,醫社保個人和公司是各承擔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社保個人和單位繳費比例,醫保單位和個人交的比例是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個人和公司繳費比例是多少,職工醫保繳費比例: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公司交的多少劃入個人賬戶,醫保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的區別: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企業和個人交多少,醫保公司和個人分別交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療保險企業和個人承擔比例是多少,職工醫保繳費比例: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社醫保個人和公司繳交比例,社保個人和公司繳費比例是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各交多少?,醫保個人單位各交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公司和個人各交多少,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各交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公司繳納的醫保多少劃入個人賬戶,醫社保個人和公司是各承擔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公司和個人分別交多少,醫療保險單位和個人各交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公司醫保公司和個人繳費比例,醫療保險個人和公司繳納比例是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公司和個人承擔比例,醫療保險企業和個人承擔比例是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個人繳納的醫保和公司繳納的醫保有什么區別,公司交的醫療保險和個人交的醫療保險有什么區別: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單位和個人醫保繳費比例,醫保個人繳費比例是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公司交的社保有醫保嗎,公司交的社保包括醫保嗎?: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醫保公司繳納部分多少進入個人賬戶,單位繳納醫保多少進入個人賬戶: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公司交的社保包括醫保嗎?,公司交的社保有醫保嗎: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職工醫保個人和公司各承擔多少,醫社保個人和公司是各承擔多少?: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只交職工醫保不交養老可以嗎,職工醫保可以單獨交嗎?不交養老保險:今日征拆法律知識更新
文章來源參考:【頭條】,社醫保公司和個人的比例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歡迎我們的本網站以便快速找到!
投稿:皮安
內容審核:吳海麗律師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