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北京圣運律師事務所為您整理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的相關法律知識,猜您可能還想了解關于●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查詢●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公布●成都市拆遷公告。
各地的拆遷規劃會發布在拆遷公告,拆遷公告會在當地市、縣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查詢。拆遷公告,又名拆遷公示,指的是市政府因建設規劃需要或土地征收需要對區縣市的某個待拆遷區域公告的文書,告知該區域因規劃需要被拆遷。其中包括:拆遷原因、拆遷目的、拆遷期限、拆遷單位。拆遷公告是由國家城建主管部門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公文。
拆遷公告會在當地市、縣政府門戶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查詢。拆遷公告,又名拆遷公示,指的是市政府因建設規劃需要或土地征收需要對區縣市的某個待拆遷區域公告的文書,告知該區域因規劃需要被拆遷。其中包括:拆遷原因、拆遷目的、拆遷期限、拆遷單位。拆遷公告是由國家城建主管部門發布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公文。
一、拆遷補償的流程是什么
1、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后,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政府機關。
2、區、縣政府機關通知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控制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居民常住戶口分戶手續;房管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停止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予、分戶等手續;被拆遷單位停止建筑物、構作物的改建、擴建和裝修等工程;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停止核發營業執照。上述通知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暫停辦理的期限為12個月,需要延長的,應向拆遷房屋所在地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提出申請,經批準可延長不超過6個月,如需超過6個月的,須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批準。
3、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4、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5、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就拆遷事項的權利義務,如補償形式、金額、應安置人口、應安置面積、安置地點、層次、搬遷過渡形式、期限、違約責任等作明確規定。
二、征地拆遷手續辦理流程
城市房屋拆遷,是建設單位根據建設規劃要求和政府批準的用地文件,在取得拆遷許可證的情況下,依法拆除建設用地范圍內的房屋和附屬物,將該范圍內的單位和居民重新安置,并對其所受損失予以補償的一系列法律行為。通常而言,城市房屋拆遷流程如下(鑒于以招、拍、掛的方式獲取土地開發權為當前法律法規規定常態,流程便以此為基礎):
1、規劃部門(規劃局)提供待拆遷開發土地位置、范圍、使用性質和規劃管理的經濟技術指標;開發企業了解相關控制性詳細規劃、各項經濟技術指標及相關公建配套設施要求。
2、土地管理部門(國土局)采用招標、拍賣、掛牌等方式公開出讓土地;開發企業通過競爭方式獲得土地開發權。
3、開發企業與國土部門簽訂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
4、開發企業憑土地使用權出讓合同向規劃部門申請建設工程選址,取得《建設工程選址意見書》。
5、開發企業向房屋拆遷主管部門提出《暫停辦理有關手續的申請》凍結申請。
6、開發企業向市、縣房屋拆遷管部門申領《房屋拆遷許可證》,申請時應當提交以下資料:
(一)建設項目批準文件(即發改委的立項批復);
(二)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規劃局);
(三)國有土地使用權批準文件(即用地批準書);
(四)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
(五)辦理存款業務的金融機構出具的拆遷補償安置資金證明。
7、拆遷管理部門應從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進行審查,符合條件的,應當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同時公布《房屋拆遷公告》,公告內容包括《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
8、頒發《房屋拆遷許可證》、公布《房屋拆遷公告》的同時,凍結拆遷范圍內的下列行為:
(一)新建、擴建、改建房屋;
(二)改變房屋和土地用途;
(三)租賃房屋。
凍結方式為:主管部門7日內決定是否同意凍結;若同意,則在7日內通知相關部門暫停辦理相關手續,這些部門包括計劃部門(發改委)、規劃部門、土地部門、建設部門、房管部門、工商部門等。凍結時限:最長不超過1年;經申請,可延長,但延長不得超過1年。
9、在拆遷期限內,被拆遷房屋未租賃的,由拆遷人與被拆遷人協商拆遷事宜(協商補償方式、補償金額、安置房屋面積、安置地點、搬遷期限、搬遷過渡方式和期限等);協商一致的,雙方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被拆遷房屋已被租賃且租賃協議未解除的,由拆遷人、被拆遷人、承租人三方協商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
10、拆遷當事人不能協商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的,經當事人申請,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政府裁決。裁決應當自收到申請之日起30日內作出。
11、對裁決不服的,當事人可以自裁決書送達之日起3個月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但只要拆遷人已按條例規定給被拆遷人給予貨幣補償或者提供安置房屋和周轉用房的,訴訟期間不停止拆遷的執行。
12、被拆遷人或承租人在裁決規定的搬遷期限內未搬遷的,由房屋所在地的市縣人民政府責成有關部門強拆或由房屋拆遷管理部門依法申請人民法院強拆。
13、拆遷補償安置協議訂立后,被拆遷人或房屋承租人未搬遷的,拆遷人可以向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訴訟。訴訟期間可以申請先予執行。
三、征地補償的具體流程
1、規劃管理部門在核發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確定拆遷范圍后,通知被拆遷房屋所在地的區、縣政府機關。
2、區、縣政府機關通知房屋所在地的公安機關控制居民常住戶口的遷入,停止辦理居民常住戶口分戶手續;房管部門和房屋經營單位停止辦理房屋的買賣、交換、析產、分割、贈予、分戶等手續;被拆遷單位停止建筑物、構作物的改建、擴建和裝修等工程;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門停止核發營業執照。上述通知以公告形式予以公布,暫停辦理的期限為12個月,需要延長的,應向拆遷房屋所在地區、縣房地產管理局提出申請,經批準可延長不超過6個月,如需超過6個月的,須經市房地產管理局批準。
3、房屋征收部門擬定征收補償方案,報市、縣級人民政府。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有關部門對征收補償方案進行論證并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意見期限不得少于30日。
4、因舊城區改建需要征收房屋,多數被征收人認為征收補償方案不符合本條例規定的,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組織由被征收人和公眾代表參加的聽證會,并根據聽證會情況修改方案。
5、拆遷人與被拆遷人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就拆遷事項的權利義務,如補償形式、金額、應安置人口、應安置面積、安置地點、層次、搬遷過渡形式、期限、違約責任等作明確規定。
一、什么是房屋拆遷
房屋拆遷,是指因國家建設、城市改造、整頓市容和環境保護等需要,由建設單位或個人對現存建設用地上的房屋進行拆除,對房屋所有者或使用者進行遷移安置并視情況給予一定補償的活動。
房屋拆遷的形式主要有三種:一種是人民政府組織統一拆遷。即由人民政府或其專門委托的單位統一進行拆除、補償、安置等工作。它是國家提倡和鼓勵采用的拆遷方式,《拆遷條例》規定:“有條件的城市和城市中實行綜合開發的地區,應當實施統一拆遷。”一種是自行拆遷。它是指拆遷人自己對被拆遷人進行拆遷安置和補償。主要拆遷業務人員必須在拆遷主管機關進行培訓,取得拆遷資格證書后才能上崗。第三種是委托拆遷。它是指拆遷人將房屋拆遷的補償和安置工作委托他人進行。被委托人應當是取得房屋拆遷資格證書的單位。
二、房屋拆遷需要經過哪些程序
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房屋拆遷的程序主要有:
1、調查核實。拆遷人收到征地批文后,首先要到派出所、房管站抄錄征地范圍內的常住人口,以及全部房產情況,按表格逐一登記,并上門大量核實。
2、逐戶走訪。拆遷人應成立拆遷小組,對所有的被拆遷人逐戶走訪,全面進行宣傳接觸,了解被拆遷人的拆遷安置愿望。
3、編制拆遷計劃。根據調查核實的情況以及國家、地方有關拆遷的法律規定,及時編制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確定拆遷時間、拆遷步驟和拆遷形式。
4、申請拆遷。拆遷人持有關的國家批文、拆遷計劃和拆遷方案,向當地拆遷主管部門提出申請。經申查批準并領到拆遷許可證后,方可進行拆遷。
5、發出拆遷公告。拆遷許可證一經批準發放,拆遷主管機關應將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以公告或其他形式予以公布,同時應作好房屋拆遷的宣傳、解釋工作。
6、簽訂協議。在公告規定的時限內,拆遷人與被拆遷人應按國家和本地區關于安置、補償的有關規定在自愿、有償的基礎上簽訂協議書。協議應明確補償辦法和數額、安置面積和地點、搬遷過渡方式和時限以及違約責任等。協議經雙方同意,可送拆遷主管機關備案和公證機關公證。
7、實施拆遷。被拆遷人搬遷后,拆遷人應及時在批準的拆遷范圍和期限內實施拆遷。
一、拆除工程需要的必備資料包括
1.項目設計文件
在進行拆除工作之前,需要先了解拆除的建筑或構筑物的一些設計及相關的資料,方便對拆除的方式和效率進行評估和規劃。
2.土地使用證或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
在進行拆除工程之前,需要先辦理土地使用證或建筑用地規劃許可證等相關證件,這些證件是拆除工程進行的基礎。
3.拆除計劃
拆除計劃包含詳細的拆除流程,包括拆除的時間、地點、拆除方式以及采用的機械和工具等,拆除單位需要根據不同的拆除對象準備相應的拆除計劃。
4.安全技術措施設計書
這份文件包括了拆除過程中各種安全措施的詳細規劃和制定。設計書應明確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安全生產管理職責等,并有施工方案、看守方案、管制方案、溝通協調方案等。
5.測量資料
在進行拆除之前,需要先對目標進行準確的測量,包括建筑物的高度、長度、寬度、墻壁厚度等等,這些測量數據都是計算使用預拌混凝土或者選用其他材料等重要的依據。
6.環境驗收證書
拆除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噪聲和粉塵,需要準備環境驗收證書,以保障周圍環境不受污染。
7.拆除現場監控日志
拆除現場是一項高度繁瑣的工作,需要做好現場監控記錄,明確拆除過程中的各項細節或改變,為日后的安全評估或驗收提供依據。
8.拆除前期勘測資料
拆除前期勘測資料是拆除工程的基礎,需要進行維護,包括勘測平面圖、橫斷面、剖面圖等資料,這些資料可以對拆除工程的預期效果有所幫助。
二、房屋拆除工程程序有哪些
分十步走:
暫停公示→入戶調查→業內計算→制定拆遷方案→申請拆遷許可證→發布拆遷公告→送達拆遷評估→訂立拆遷協議→動遷→結案。整個過程中,最關鍵的是拆遷房屋評估,計算拆遷補償費用。作為房屋拆遷程序的關鍵一步,處理不當,則有可能引起強拆民憤。
三、強制拆除違法建筑有賠償嗎
違建拆除沒有補償,根據我國法律規定,市、縣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應當依法加強對建設活動的監督管理,對違反城鄉規劃進行建設的,依法予以處理。市、縣級人民政府作出房屋征收決定前,應當組織有關部門依法對征收范圍內未經登記的建筑進行調查、認定和處理。對認定為合法建筑和未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應當給予補償;對認定為違法建筑和超過批準期限的臨時建筑的,不予補償。
一、集體產權的房子拆遷怎么補償
集體產權的房子拆遷需要給予如下補償:
1.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
2.因征收房屋造成的搬遷、臨時安置的補償;
3.因征收房屋造成的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
另外,市、縣級人民政府應當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對被征收人給予補助和獎勵。
二、集體產權的房子拆遷的流程
集體產權的房子拆遷有如下流程:
1.頒發拆遷許可證
取得許可證表明取得了房屋拆遷的資格,是實施房屋拆遷的前提和基礎。取得房屋拆遷許可證的單位稱為拆遷人,被拆遷房屋的所有人是被拆遷人。
2.發布拆遷公告
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應當將房屋拆遷許可證中載明的拆遷人、拆遷范圍、拆遷期限等事項,以房屋拆遷公告的形式予以公布。
3.協商
通過協商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不能達成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時,拆遷人、被拆遷人雙方任何一方均可向房屋拆遷管理部門申請拆遷補償安置裁決,房屋拆遷管理部門是被拆遷人的,由同級人民政府裁決。
4.拆遷并執行補償協議。
三、拆遷安置補償費用由誰承擔
拆遷安置補償費用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來承擔。市、縣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土地征收及補償安置組織實施方面有著明確的職責分工。具體來講,市、縣人民政府的職責主要體現為征收土地方案的公告和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批準等;土地行政主管部門的職責主要是負責對征地補償、安置方案的組織實施,其中包括征收土地的各項費用的支付等。當事人如訴請判令行政機關履行支付征收補償安置費用的職責或者確認行政機關未履行支付征收補償安置費用的行為違法,市、縣人民政府亦可成為行政訴訟的適格被告。
集體產權的房子拆遷需要給予多方面的補償,包括被征收房屋價值、搬遷臨時安置和停產停業損失的補償。此外,市、縣級政府還應制定補助和獎勵辦法,給予被征收人相應的補助和獎勵。拆遷流程包括頒發拆遷許可證、發布拆遷公告、協商達成補償安置協議以及執行協議。拆遷安置補償費用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門承擔,市、縣人民政府及其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征收及補償安置方面有明確的職責分工。
成渝中線銅梁拆遷名單如下:
1、銅梁區征地拆遷計劃:
(1)征收范圍及規模:具體為巴川街道半月路67號(原衛生進修校宿舍),擬征收房屋16戶,建筑面積約992.36平方米,房屋用途為住宅,具體以實際征收房屋的戶數和面積為準;
(2)征收補償方式:經征求擬被征收人意愿,16戶全部自愿選擇貨幣補償方式,故該征收項目只實行貨幣補償方式。由征收實施單位以評估單價乘以被征收房屋建筑面積計算貨幣補償金額,對被征收人進行一次性貨幣補償。
2、北碚區征地拆遷計劃:
(1)征收范圍:北碚區蔡家崗鎮雙碑村雙碑社(原重慶市北碚區雙碑小學),蔡家崗鎮雙碑小學內1-2-1、1-3-2。(以上門牌含所有附號,不含農房);
(2)征收面積:房屋建筑面積1659.02平方米,其中住宅330平方米、非住宅1329.02平方米;
(3)征收戶數:共6戶,其中住宅3戶,非住宅3戶;
房屋征收簽約期限:以北碚區人民政府發布的北碚府91號征收公告規定的簽約期限為準,即:2022年9月29日至2022年11月27日。共計60天。
1.拆遷土地手續完備后,應依法、準時地支付合理的土地補償金、安置補助及房屋、作物等補償,同時為被征用人提供社保保障。
2.沒有統一的補償標準,但總體原則是保持原有生活水平,同時適度提高,通常包括以下幾個部分:房屋補償費(根據房屋結構與折舊);周轉補償費(根據居住環境);獎勵性補償費(由當地實際情況和相關法規確定)。
3.房屋征收公告需明確征收目的、范圍、實施單位、補償方案、簽約期限、行政復議和訴訟權利等內容,同時禁止在征收范圍內進行特定活動。
4.房屋拆遷流程如下:建設單位申請領取許可證,管理部門頒發并公布公告;拆遷方書面通知所有權人,所有權人了解補償方式、金額、安置房面積、地點、過渡方式等信息;雙方簽訂補償安置協議,落實補償后實施拆遷。
一、2019成都拆遷補償標準
(一)房屋拆遷補償計算標準
(1)房屋拆遷貨幣補償=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
(2)房屋拆遷補償差價=合法擁有房產評估價格+房屋裝修裝飾商定補償金額或經評估確定的房屋裝修裝飾補償金額)-被拆遷人獲得調換產權的房屋的評估價格。
(二)房屋拆遷安置費計算標準
(被拆遷人或承租人)房屋拆遷安置費=搬遷補助費+沒有提供周轉房情況下的臨時安置補助費+超過過渡期限的臨時安置補助費+非住宅房屋因停產、停業造成的損失賠償費。
(三)農村房屋拆遷補償標準
(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撤銷的,以及建制雖然不撤銷,但不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選擇貨幣補償,也可以選擇與貨幣補償金額問等價值的產權房屋調換。它的具體計算是(被拆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同區域新建多層商品住房每平方米建筑面積的土地使用權基價+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
(2)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組建制不撤銷的,具備易地建房條件的,被拆遷人可以在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中心村或居民點范圍內申請宅基地新建住房,并獲得相應的貨幣補償,計算公式為(被拆除房屋建安重置單價結合成新+價格補貼)×被拆除房屋的建筑面積;被拆遷人使用新宅基地所需的費用。
根據《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條例》第二條、第十九條規定,征收國有土地上單位、個人的房屋,應當對被征收房屋所有權人給予公平補償。對被征收房屋價值的補償,不得低于房屋征收決定公告之日被征收房屋類似房地產的市場價格。根據立法精神,對被征收房屋的補償,應參照就近區位新建商品房的價格,以被征收人在房屋被征收后居住條件、生活質量不降低為宜。
二、拆遷補償的兩種方式
貨幣補償
貨幣補償是通過不同的法定依據由專業的評估機構對被拆遷房屋進行專業的估價,生成有據可循的多元組成的補償金額。以下介紹三種法定評估依據:
1、市場評估價:是指被拆遷房屋的房地產市場價格,是由符合規定的專業估價機構,根據估價目的,遵循估價原則,按照估價程序,選用適宜的估價方法,并在綜合分析影響房地產價格因素的基礎上,對房地產在估價時點的客觀合理價格或價值進行估算和判定的活動。
2、商品房交易均價:是指同區域、同類型普通住宅商品房交易平均價格,由相關部門每季度定期匯總測定并公布。
3、重置價:是指由估價機構采用估價時點的建筑材料和建筑技術,按估價時點的價格水平,判定出重新建造與估價對象具有同等功能效用的全新狀態的建筑物的正常價格。
上述三種價格都是拆遷補償的法定依據,但用途各有不同,在不同情形下分別適用。
產權置換
產權置換也被稱作產權調換,根據評估方法不同,有兩種置換方式。價值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依照法定程序,通過對被拆遷人房屋的產權價值進行評估,之后再以新建房屋的產權予以價值的等價置換。面積標準產權置換指的是以房屋建筑面積為基礎,在應安置面積內不結算差價的異地產權房屋調換。
產權置換分為兩種形式:
1、異地安置:是指由于開發商項目不涉及住宅或由于該地塊容積率原因,不能進行回遷安置,只能選擇在其他地塊上新建安置房,再通過產權的增減盡量以等價價值做到產權置換。
2、回遷安置:是指開發商拆遷重建項目能夠完成回遷安置,通過產權置換比例完成回遷安置。
●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最新
●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公布
●成都市拆遷公告
●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查詢
●成都市2021拆遷
●成都市拆遷規劃
●2020成都市拆遷
●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公布
●成都市拆遷范圍
●成都城區拆遷
●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規劃(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規劃最新)
●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公告(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公告圖片)
●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公布(成都市拆遷計劃2023年公布了嗎)
●成都市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萬的(成都市拆遷補償標準是多少萬的呢)
●成都市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最新(成都市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最新消息)
●成都市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文件(成都市拆遷安置補償標準文件下載)
●成都市拆遷賠償標準99號文件(成都市拆遷賠償標準99號文件最新)
●成都市拆遷最新消息公布時間(成都市拆遷最新消息公布時間查詢)
●成都市拆遷最新消息新聞聯播(成都市拆遷最新消息新聞聯播回放)
●成都市2021年拆遷規劃公告(成都市2021年拆遷規劃公告公布)
●成都市2021年拆遷規劃圖(成都市2021年拆遷規劃圖片)
●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告(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告查詢)
●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示(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示表)
●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布(成都市拆遷最新規劃消息公布圖)
來源:頭條-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成都市拆遷計劃公示名單最新
投稿:吳清
內容審核:王學棉律師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