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合同 訴訟,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提起訴訟的,參照民事法律規范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般的訴訟時效是3年。如果一直不知道,過20年就不保護了)2、對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協議等行為提起訴訟的
1、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行政協議提起訴訟的,參照民事法律規范關于訴訟時效的規定(一般的訴訟時效是3年。如果一直不知道,過20年就不保護了)
2、對行政機關單方變更、解除協議等行為提起訴訟的,適用行政訴訟法及其司法解釋關于起訴期限的規定(一般為6個月)。
一、違建不是相對人能行政訴訟嗎
提起訴訟的除了相對人外,還有利害關系人。所以就算不是違法建筑的相對人,與違法建筑有利害關系的第三人,也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二十五條行政行為的相對人以及其他與行政行為有利害關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有權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公民死亡,其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
有權提起訴訟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終止,承受其權利的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提起訴訟。
人民檢察院在履行職責中發現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食品藥品安全、國有財產保護、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等領域負有監督管理職責的行政機關違法行使職權或者不作為,致使國家利益或者社會公共利益受到侵害的,應當向行政機關提出檢察建議,督促其依法履行職責。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職責的,人民檢察院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二、房子面臨司法強拆怎么辦
依據我國行政訴訟法的規定,公民對行政機關強制拆遷房屋的決定不服的,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維護自己利益的。
《行政訴訟法》第十二條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一)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
(二)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三)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
(四)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五)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
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三、多長時間內向法院提起行政訴訟?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的,應當自知道或者應當知道作出行政行為之日起六個月內提出。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因不動產提起訴訟的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為作出之日起超過五年提起訴訟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在法律、法規、規章和其他規范性文件對行政機關履行職責的期限有明確規定的情況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在規定的履行期限屆滿后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但在緊急情況下,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請求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法定職責時,行政機關不履行的,起訴期限不受上述規定的限制,當事人可以立即起訴。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八十八條向人民法院請求保護民事權利的訴訟時效期間為三年。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
訴訟時效期間自權利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權利受到損害以及義務人之日起計算。法律另有規定的,依照其規定。但是,自權利受到損害之日起超過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護,有特殊情況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據權利人的申請決定延長。
第一百八十九條當事人約定同一債務分期履行的,訴訟時效期間自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屆滿之日起計算。
第一百九十二條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的,義務人可以提出不履行義務的抗辯。
訴訟時效期間屆滿后,義務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訴訟時效期間屆滿為由抗辯;義務人已經自愿履行的,不得請求返還。
第一百九十三條人民法院不得主動適用訴訟時效的規定。
可以,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決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行政協議,是可以提出行政訴訟的。行政合同是行政性和合同性的統一,它既是一種合同,又是一種行政行為。
一、承租人如何打拆遷訴訟
房屋拆遷時,承租人有權獲得拆遷補償的,如果房屋拆遷損害承租人利益,承租人有權向法院起訴,維護自己的權益。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三百二十七條【用益物權人因征收、征用有權獲得補償】因不動產或者動產被征收、征用致使用益物權消滅或者影響用益物權行使的,用益物權人有權依據本法第二百四十三條、第二百四十五條的規定獲得相應補償。
《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
第十二條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
(五)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
(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
二、提起行政訴訟交通事故認定書能不能立案
交通事故認定書可以提起行政訴訟,根據我國《行政訴訟法》規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提起的下列訴訟:(一)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二)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三)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四)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五)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六)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七)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八)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九)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十)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十一)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十二)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除前款規定外,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規規定可以提起訴訟的其他行政案件。
三、什么是行政訴訟的提出條件
對行政拘留、暫扣或者吊銷許可證和執照、責令停產停業、沒收違法所得、沒收非法財物、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不服的;對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對財產的查封、扣押、凍結等行政強制措施和行政強制執行不服的;申請行政許可,行政機關拒絕或者在法定期限內不予答復,或者對行政機關作出的有關行政許可的其他決定不服的;對行政機關作出的關于確認土地、礦藏、水流、森林、山嶺、草原、荒地、灘涂、海域等自然資源的所有權或者使用權的決定不服的;對征收、征用決定及其補償決定不服的;申請行政機關履行保護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法定職責,行政機關拒絕履行或者不予答復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經營自主權或者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農村土地經營權的;認為行政機關濫用行政權力排除或者限制競爭的;認為行政機關違法集資、攤派費用或者違法要求履行其他義務的;認為行政機關沒有依法支付撫恤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或者社會保險待遇的;認為行政機關不依法履行、未按照約定履行或者違法變更、解除政府特許經營協議、土地房屋征收補償協議等協議的;認為行政機關侵犯其他人身權、財產權等合法權益的,可以提起行政訴訟。
【本文關聯的相關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
第一百四十六條行為人與相對人以虛假的意思表示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無效。
以虛假的意思表示隱藏的民事法律行為的效力,依照有關法律規定處理。
第一百四十七條基于重大誤解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行為人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八條一方以欺詐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四十九條第三人實施欺詐行為,使一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對方知道或者應當知道該欺詐行為的,受欺詐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條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脅迫手段,使對方在違背真實意思的情況下實施的民事法律行為,受脅迫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第一百五十一條一方利用對方處于危困狀態、缺乏判斷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為成立時顯失公平的,受損害方有權請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機構予以撤銷。
不屬于。行政合同可以是民事訴訟。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不服,依法提起訴訟的,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下列行為不屬于人民法院行政訴訟的受案范圍:(一)公安、國家安全等機關依照刑事訴訟法的明確授權實施的行為;(二)調解行為以及法律規定的仲裁行為。
行政合同與民事合同有什么區別?
第一合同雙方所處地位不同。行政合同的當事人必有一方是行政主體,享有行政權力,而民事合同雙方處于平等地位。
第二、簽訂合同的目的不同,簽訂行政合同主要目的或占支配地位的目的是為了實施行政管理,產生、變更或消滅行政法律關系。而簽訂民事合同的目的通常是為實現個人或組織的利益,或者是為了產生、變更和消滅民事法律關系。第三、調解方式不同。行政合同雙方當事人因為履行合同發生的爭議,受行政法調整,通過行政救濟的方式予以解決。而民事合同則是通過民法進行救濟。
總結;行政合同糾紛不屬于行政訴訟而是民事訴訟,相關的法律政策已經相對完善,可以通過法律來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第一條為保證人民法院公正、及時審理行政案件,解決行政爭議,保護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合法權益,監督行政機關依法行使職權,根據憲法,制定本法。
第二條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認為行政機關和行政機關工作人員的行政行為侵犯其合法權益,有權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行政合同訴訟費收費標準
●行政合同訴訟期限
●行政合同訴訟管轄
●行政合同訴訟
●行政合同訴訟可以調解嗎
●行政合同訴訟期限規定
●行政合同訴訟費用
●行政合同訴訟期限
●行政合同訴訟原告
●行政訴訟法行政合同
●對拆遷合同有異議怎么辦,征信黑了可以辦營業執照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民法典中女方只有購房合同沒有房產證的小產權房起訴離婚分割房產法院怎么判決,無產權的房屋法院如何分割: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怎么辦,2025年土地承包合同到期后有什么辦法: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合同糾紛解決方式,拆遷協議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合同糾紛的專業律師 ,土地合同糾紛的專業律師: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拆遷安置補償協議書: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房屋拆遷補償合同,什么是拆遷補償協議: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房屋拆遷安置補償合同糾紛應該如何解決:今日房屋拆遷補償規定更新
●征地拆遷合同范本?征地拆遷補償合同如何修改: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拆遷補償協議可以仲裁嗎?拆遷補償合同可以起訴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簽訂了拆遷補償協議產權歸誰?在房屋拆遷補償合同書上簽了字可以反悔嗎:今日在線房屋拆遷、征收法律咨詢
●確認土地承包合同無效判決書,土地承包經營權確認糾紛案件: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顯失公平合同要怎么認定,什么是顯失公平的合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未要求解除合同只請求返還貨款,不解除合同能否要求返還貨款: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民事合同中有一方違約了還能拿錢嗎,民事合同中有一方違約了還能拿錢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合同上公司名稱和蓋章不一致,如何處理?,合同公司名稱和蓋章不一致,合同有效嗎: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贈與人可不履行合同的條件是什么,贈與人不履行贈與合同是否可行?: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沒有簽合同算不算包工頭,工地包工頭沒簽合同算不算包工頭: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林地承包合同糾紛怎么處理?,林地承包合同糾紛怎么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行政合同的訴訟時效,行政合同訴訟時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圣運律師
來源:臨律-行政合同 訴訟,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