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農村土地征用及賠款,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對于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費也不是就歸集體所有
根據《土地管理法》第47條的規定,征地補償有三大塊,即: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青苗補償費。對于這三項費用的分配:安置補助費、青苗費是直接支付給被征地人的,土地補償費給村集體。但給村集體的土地補償費也不是就歸集體所有、被征地人一點都得不到了:土地補償費由村集體統一分配,具體如何分要經村民代表大會決定,但在分配時,或者是所有村民都有權平均分、然后由村里給被征地人另行調配土地或者是多分配給被征地人一些款項作為補償、而沒有被征地的村民就少分或是不分給所征地的土地補償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
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頃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最高不得超過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十五倍。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參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規定。被征收土地上的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標準,由省、自治區、直轄市規定。征收城市郊區的菜地,用地單位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繳納新菜地開發建設基金。依照本條第二款的規定支付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經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可以增加安置補助費。但是,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三十倍。國務院根據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在特殊情況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標準。
第四十七條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給予補償。征收耕地的補償費用包括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以及地上附著物和青苗的補償費。征收耕地的土地補償費,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六至十倍。征收耕地的安置補助費,按照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計算。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每一個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的安置補助費標準,為該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四至六倍。
1、征收耕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3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萬元。
2、征收基本農田補償標準:旱田平均每畝補償5.8萬元。水田平均每畝補償9.9萬元。菜田平均每畝補償15.6萬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農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體建設用地平均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和未利用地平均每畝補償2.1萬元。
一、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標準要求
1、各項征地補償費用的具體標準、金額由市、縣政府依法批準的征地補償安置方案規定。
2、土地被征用前3年平均年產值的確定(有關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的補償標準):按當地統計部門審定的最基層單位統計年報和經物價部門認可的單價為準。
3、按規定支付的土地補償費、安置補助費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農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可增加安置補助費。原土地補償費和安置補助費的總和不得超過土地被征用前三年平均年產值的30倍的土地管理規定。
二、對征地補償不滿的解決辦法
1、一般情況下,如果對征地補償不滿意,可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協調。
2、如果協調不成功的,可以要求地方人民政府進行裁決。
3、如果是非正常征地的,可以收集相關證據資料至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停止侵害并賠償損失。
4、對土地征收補償不滿,現階段農民可運用土地補償標準爭議裁決機制,解決土地補償標準爭議。
農村土地被征用的情況下,是需要按照法律上規定的標準來進行合法的賠償的,如果對相關情況的認定不清楚的,可以向當地的土地管理部門咨詢相關規定,特別是存在嚴重的違法情況的,還需要追究當事人的法律責任,具體情況結合實際而定。
農村的土地征用賠償,具體如下:
1、農村土地征用補償一畝多少錢
農村征地每畝補償的金額根據土地用途和性質有所不同:
(1)旱地分為耕地旱地和農田旱地,征收補償標準都是一畝補5.3萬元。
(2)水田分為耕地水田和農地水田,其中耕地水田是每畝地補償9萬元,農地水田一畝補償9.9萬元。
(3)征收林地及農用地一畝補償13.8萬元。
(4)征收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包括工礦建設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每畝補償13.6萬元。
(5)征收農村未利用地,包括空閑地、荒山、荒地、荒灘、荒溝等,一畝補償2.1萬元。
農村土地征收標準:
1、土地補償費
這是最基本的補償,是對被征地的村集體因其土地被征用造成經濟損失而支付的一種經濟補償。
2、青苗補償標準
這是政府部門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青苗因征地受到毀損,向種植該青苗的單位和個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
3、安置補助費
這是對被征地單位安置因征地所造成的富余勞動力而支付的補償費用,需要安置的農業人口數,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數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單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數量計算。具
4、附著物補償費
這是對被征用土地上的附著物,如房屋、水井、人工魚塘、養殖場等等,因征地被毀損而向該所在人支付的一種補償費用,需要根據具體情況和有關部門進行協商,列入初步設計預算報批。
綜上所述,農村的土地被征用是可以獲得賠償的,因為農村的土地是屬于集體所有制,土地被征用后的賠償款是不會直接發放給村民,賠償款會直接支付給村委會,在由村委會分發給村民,土地上的房屋或者附著物屬于村民的財產,獲得補償款直接發放給村民。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第四十四條
建設占用土地,涉及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應當辦理農用地轉用審批手續。
永久基本農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內,為實施該規劃而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按土地利用年度計劃分批次按照國務院規定由原批準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機關或者其授權的機關批準。在已批準的農用地轉用范圍內,具體建設項目用地可以由市、縣人民政府批準。
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和村莊、集鎮建設用地規模范圍外,將永久基本農田以外的農用地轉為建設用地的,由國務院或者國務院授權的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批準。
●有關農村土地征用賠償的標準是什么
●農村土地征用賠償
●農村土地征收征用補償法律政策解答
●2021年農村土地征用賠償法
●農村土地國家征用賠償法
●農村征用土地補償問題
●2019年農村征用土地賠償辦法
●農村土地征用賠償
●農村土地征用賠償標準是什么
●農村土地征用賠償標準2021
●土地征收與土地征用的關系,征收土地和征用土地的區別: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用的程序是如何規定的?,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占用和征用區別,什么叫土地征用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用程序及法律的適用,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被征地的居民可以自行聘請律師申訴嗎?,土地征用律師咨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的內容有哪些,土地征收補償費包含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征地拆遷補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我國征地補償的發放主體是誰?,土地征用補償款的規定有哪些: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使用證上寫征用是什么意思,什么叫土地征用呢: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應該怎么補償土地征用費,征收土地補償哪些費用: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最新土地征用補償標準,土地征地賠償標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被征用后土地所有權歸誰,土地征用權屬于誰所有: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收后超過兩年未使用的如何處理,土地征用多年未使用如何處理: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是否改變了土地性質?,征地后土地性質改變: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賠償 ,征用土地怎樣賠償: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土地征用的政策,土地征用相關政策: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集體土地征用的程序是如何規定的,集體土地征收的法定程序是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征地補償費分配不公平該怎么辦,關于農村土地征用補償款分配不公的求助: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開發成本中的土地征用及拆遷補償費包括,土地開發補償費都包括什么:今日在線拆遷法、征收法律咨詢
內容審核:王四新律師
來源:中國法院網-關于農村土地征用及賠款,
電話:400-1598098 郵箱:[email protected] 地址:北京市朝陽區亮馬橋路甲40號二十一世紀大廈3層